yl23455永利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yl23455永利组建于2002年,其前身中文系创办于1958年,是yl23455永利官方网站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1979年招收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职工1200余人。
公司有一支由69人组成的年龄、职称、学位、学缘结构合理的教职工队伍。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6人,博士(含在读)28人,硕士生导师42人,湖南省121创新人才2人,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1人,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0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5人。
公司现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四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为省首届重点专业、省“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闻学为省重点专业、省特色专业、省“十三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告学为校级重点专业;网络与新闻媒体为新兴应用型热门专业。
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该学科2019年被国家民委列为重点学科,新闻与传播、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学院的现代化传媒实验中心由非线性编辑室、平面设计制作室等7个实验室组成,拥有各类仪器设备价值1000余万元,并获得2017-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资助。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湖南省重点课程,“古代汉语”、“传播学概论”、“文学概论”等5门课程是湖南省精品课程。“汉语言文字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是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古代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是湖南省优秀教研室,“广东佛山广告协会”及所属广告企业为湖南省优秀实践教学基地,“yl23455永利官方网站—红网合作基地”为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近年来,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
公司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9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80余部,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拥有湖南省民族语言研究基地、湖南省非遗保护人才培养基地、湖南省民族文化研究基地、湘学研究院等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沈从文研究、民族语言研究、刘永济研究等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学院积极参与大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城市品牌策划、旅游演艺等服务社会项目,学院教师担纲总策划的大型旅游演艺张家界《魅力湘西》获“国家产业示范基地”,在业界享有盛誉。
公司重视员工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实施“老员工创业孵化”工程、“以赛促学”工程,夯实专业基础;打造西湘风文学社、民俗学社、员工通讯社、虎雏剧社等员工社团,提升专业实践技能;通过实训、创业、就业“三位一体”模式和就业“三力”模式,孵化出精灵传媒、薪传教育等老员工创业团队,增强就业能力;举办有“博雅人文论坛”、“从文大讲堂”等学术品牌,增进员工科研兴趣、提高科研水平;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引导员工科学追求与人文情怀的统一。
近年来,员工工作成果突出,获得“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总支”、“全国老员工自强之星”、“全国老员工年度人物”、“全国地方媒体网络媒体最佳新闻奖金奖”、“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员”、“湖南省十大校园先锋记者”、“红枫记者节十大校园先锋记者”等荣誉。员工在全国老员工广告艺术大赛、全国老员工“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新闻专业DV大赛、国际西部电影节、国际纪录片大赛、老员工艺术展演活动等诸多赛事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共50余项。学院员工就业率稳居学校前列,有十余位员工考取美国哈佛大学、乔治城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国外名校的研究生,进入985、211高校读研、读博、考取公务员员工数名列学校前茅。培养出全国老员工自强之星数名。
公司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坚持科学发展,注重质量提升和特色凝练,坚持转型发展,注重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服务功能,坚持内涵发展,注重学科、专业、团队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学院将继续秉承“求真、向善、完美”的院训,卓越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大学职能。
创系建院六十年来,学院毕业生为基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诗赞“吉首有才弦歌盛”,公司员工是其中的出类拔萃者。
一、 毕业生基本情况
yl23455永利2020届毕业生297人,其中男生44人,占14.81%;女生253人,占85.19%。城镇户口毕业生101人,占34%;农村户口196人,占66%。
公司毕业生中湖南省生源203人,占68.35%,非湖南省生源94人,占31.65%。详见表1。
表1 yl23455永利2020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
省份 |
人数 |
省份 |
人数 |
湖南 |
203 |
内蒙古 |
12 |
河南 |
6 |
安徽 |
2 |
广西 |
6 |
湖北 |
4 |
贵州 |
5 |
山西 |
2 |
辽宁 |
2 |
黑龙江 |
1 |
四川 |
11 |
福建 |
0 |
青海 |
3 |
西藏 |
3 |
河北 |
4 |
广东 |
4 |
山东 |
5 |
甘肃 |
4 |
天津 |
0 |
重庆 |
3 |
江西 |
0 |
陕西 |
2 |
吉林 |
4 |
浙江 |
4 |
宁夏 |
1 |
云南 |
3 |
海南 |
1 |
新疆 |
2 |
yl23455永利2020届毕业生人数按专业排名分别是:汉语言文学师范87人,占29.29%;新闻学64人,占21.55%;汉语言文学59人,占19.87%;网媒44人,占14.81%;广告学43人,占14.48%。
二、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截至2020年8月31日,已就业215人,初次就业率为72.39%,待业人数82人,占27.61%。
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公司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8.89%;待业人数33人,占11.11%。详见表2
表2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最终就业率(分专业)
专业名称 |
毕业生 总人数(人) |
8月31日 |
12月30日 |
就业人数(人) |
就业率(%) |
就业人数(人) |
就业率 (%) |
合计 |
297 |
251 |
72.39% |
264 |
88.89%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45 |
27 |
60% |
36 |
80% |
汉语言文学(师范)2 |
42 |
33 |
78.57% |
36 |
85.71% |
汉语言文学 |
59 |
40 |
67.8% |
48 |
81.36% |
新闻学 |
64 |
36 |
56.25% |
61 |
95.31% |
网络与新媒体 |
44 |
39 |
88.64% |
42 |
95.45% |
广告学 |
43 |
40 |
93.02% |
41 |
95.35% |
(注:表中就业率统计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0日)
(一)就业去向分布
公司2020届毕业生传统就业占13.63%,灵活就业占71.59%,继续深造与出国占1.14%,自主创业占0.38%,待就业占13.26%。
(二)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yl23455永利2020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中,最多的是企业单位,占48.86%;其次是其它教学单位,占21.59%;然后依次是升学、事业单位、机关单位、自由职业、国家基层项目、出国、出境深造和自主创业,详见表3。
表3 2020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单位性质 |
人数 |
百分比 |
企业单位 |
129 |
48.86% |
其它教学单位 |
57 |
21.59% |
升学 |
31 |
11.74% |
事业单位 |
23 |
8.71% |
自由职业 |
11 |
4.17% |
机关单位 |
6 |
2.27% |
国家基层项目 |
3 |
1.14% |
出国、出境深造 |
3 |
1.14% |
自主创业 |
1 |
0.38% |
(三)毕业生地域流向
yl23455永利2020届毕业生地域流向最多的是中原经济体,占61.74%;其次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占11.74%,详见表4。
表4 2020届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
地域名称 |
人数 |
比率 |
中原区域经济体 |
163 |
61.74% |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 |
31 |
11.74% |
西南区域经济体 |
21 |
7.95% |
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 |
19 |
7.2% |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 |
17 |
6.44% |
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 |
7 |
2.65% |
西部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体系 |
4 |
1.52% |
泛东北区域经济体 |
2 |
0.76% |
(四)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
yl23455永利2020届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中,最多的是湖南省,有156人;其次是广东省,有29人;就业人数在5人以上的省份依次为湖南、广东、北京、上海、云南、浙江、重庆、四川员工就业省份多为员工生源省份。详见表5。
表5 2020届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
省份 |
人数 |
省份 |
人数 |
湖南 |
156 |
广东 |
29 |
浙江 |
8 |
北京 |
7 |
重庆 |
7 |
云南 |
6 |
上海 |
6 |
四川 |
5 |
湖北 |
4 |
山东 |
4 |
内蒙古 |
3 |
河南 |
3 |
贵州 |
3 |
江西 |
3 |
青海 |
3 |
天津 |
2 |
西藏 |
2 |
新疆 |
2 |
陕西 |
2 |
甘肃 |
2 |
河北 |
2 |
海南 |
1 |
黑龙江 |
1 |
吉林 |
1 |
广西 |
1 |
山西 |
1 |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一)毕业生问卷调查情况
2020年7月—12月,学院对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抽样跟踪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占毕业生总数的33.67%,其中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30份,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专业各20份,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各15份。
抽样调查的100毕业生中,机关单位3人,占3%;事业单位5人,占5%;企业单位78人,占78%;项目类单位3人,占3%;自主创业的2人,占2%;继续深造或出国的9人,占9%。抽样调查的参加工作毕业生90人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88人,占97.78%,详见表6。
表6 抽样毕业生月收入情况
月收入 单位性质 |
1500元以下 |
1500-3000元 |
3000-5000元 |
5000元以上 |
机关单位 |
- |
- |
3 |
- |
事业单位 |
- |
- |
5 |
- |
企业单位 |
- |
- |
70 |
7 |
项目类 |
- |
2 |
2 |
|
自主创业 |
- |
- |
- |
1 |
合计 |
- |
2 |
80 |
8 |
表7 2020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
类别 |
很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目前就业总体状况 |
46(46%) |
52(52%) |
2(2%) |
工作单位所在地区 |
46(46%) |
48(48%) |
6(6%) |
薪酬福利水平 |
60(45%) |
35(50%) |
5(5%) |
工作强度 |
62(62%) |
31(31%) |
7(7%) |
个人发展空间 |
63(63%) |
31(31%) |
6(6%) |
表8 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调查统计表
专业 |
第1份工作 |
第2份工作 |
第3份工作 |
第4份工作 |
更多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28 |
1 |
1 |
0 |
0 |
汉语言文学 |
24 |
0 |
0 |
0 |
0 |
新闻学 |
25 |
3 |
1 |
1 |
0 |
广告学 |
18 |
5 |
1 |
0 |
0 |
网络与新媒体 |
20 |
2 |
2 |
0 |
0 |
表9 2020届本科毕业生对学院工作满意度
类别 |
很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人才培养模式 |
76(76%) |
27(27%) |
0 |
课程设置 |
72(72%) |
28(28%) |
0 |
就业指导 |
68(68%) |
32(32%) |
0 |
(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
抽样调查的单位共30家,其中民营企业4家,其他事业单位3家,中等、初等教育单位23家。样本比例基本与各类来校招聘单位的总体情况相符。本次问卷抽样调查的用人单位主要分布在湖南、广东、深圳等省市,其中企业单位覆盖了新闻传媒、广告、教育等行业,具体统计情况如下:
单位性质 (家) |
中等、初等教育单位(23 ) 民营企业(4 );机关单位( 3 ) |
对公司毕业生进行评价 |
评价项目 |
满意 |
比较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敬业精神 |
29 |
1 |
0 |
0 |
专业技能 |
28 |
2 |
0 |
0 |
工作能力 |
29 |
1 |
0 |
0 |
文化素养 |
27 |
3 |
0 |
0 |
职业操守 |
28 |
2 |
0 |
0 |
沟通能力 |
27 |
3 |
0 |
0 |
团队协作 |
29 |
1 |
0 |
0 |
抗压能力 |
28 |
2 |
0 |
0 |
身心健康 |
28 |
2 |
0 |
0 |
综合评价 |
1.优秀(30) |
|
对公司工作的评价 |
|
满意 |
比较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人才培养质量 |
27 |
3 |
0 |
0 |
就业工作 服务合作 |
29 |
1 |
0 |
0 |
通过对部分调查单位的回访,他们一致及映公司毕业生素质较高,工作认真,整体情况较好。现在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对工作都较为满意,他们认为对他们工作影响最大的就是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要求学校多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那些在自己工作单位较有成就的毕业生大多是理论知识功底厚,动手能力和社会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而有的毕业生井未被对口专业的企、事业单位录用,安排到其它用人单位后,经过对业务日趋的热悉,对技能日益熟练,也都非常热爱自己的现职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普遍认为在不对口专业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学会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也非常重要。
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学防控战疫情,精准施策稳就业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扎实做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的重要指示精神,鉴于今年就业的严峻形势,学院多次召集线上线下专题会。一方面科学防控,战疫情;另一方面精准施策,稳就业。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及线上就业服务工作的统筹指导,力求做到精准施策。
1.科学研判,统筹部署。面对全国各地疫情防控一级响应,1月30日,公司党委书记杨龙斌、经理罗惠缙紧急召开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党政联席第一次会议,一方面领悟党中央和国务院疫情防控精神;另一方面,对学院毕业生各项工作提前做出科学研判,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摸底,并进行工作部署。3月4日、3月9日学院分别召开了线上线下党政联席会议,根据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各种困难,确立了“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有序推动毕业生工作”的工作思路,要求员工工作办公室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
2.务实担当,因人制宜。2月28日,学院多次召开了2020届毕业生毕业、就业工作网络会议,把教育部最新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个毕业生。公司党委书记杨龙斌向毕业生推送各类网络求职平台;公司党委副书记段武城为毕业生召开“疫情下,如何提高网络求职成功率”专题讲座;学院辅导员吕定红、尹瑜璞根据员工考研情况以及毕业生考研数据,联系中公教育培训机构梁亚增、张宁等老师,免费为考研员工举办了yl23455永利线上考研复试讲座和调剂指导讲座并进行了考研模拟面试。
(二)紧扣人才培养,建立职业发展(创业)中心
职业发展(创业)中心是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通过以专业为依托,就业为导向,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在对相关专业员工的就业环境与行业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紧扣人才培养,建立的素质中心。
1.科学建设,完善就业工作机构。设立员工职业(创业)发展教研室和员工职业(创业)发展工作室。员工职业(创业)发展教研室以“专业引领、创业培养、职业成就”为根本工作宗旨,以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为目的,构建学院创业指导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员工职业与创业发展工作室通过开展员工职业生涯测评、求职模拟面试、职业课程培训、职业人访谈等项目,引导员工对个人职业发展定位和提升,力争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工作成果。
2.深挖需求,推进职业发展培训。
(1) 公务员培训,根据公务员对素质的要求,邀请考公培训指导老师为员工分级分类地开展相关培训;
(2) 考研培训,针对考研员工的需求,为众多考研学子打造高品质考研课程培训,邀请名师团队为考生进行线上线下辅导;
(3) 教师能力培训,组织教学方法和经验交流会,开展师范生技能大赛,通过教案评比、备课、说课、评课等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和水平;
(4) 创业意识培训,激发员工创业热情,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进行就业创业经验交流;组织专题沙龙活动、组织指导员工参与学校、省级以及国家级创业项目及创业大赛。
3.分类指导,促进求职技能提升。
(1)普及礼仪知识,提高员工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员工在求职中善用礼仪技巧,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
(2)举办职业礼仪培训与职业礼仪大赛,通过对不同行业面试各个环节的剖析对员工面试时的言谈举止和面试技巧进行训练;
(3)举办面试培训与求职模拟大赛,让员工真实体验面试考核的关键环节;
(4)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切实提高高校员工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5)切合实际,组织职业实践锻炼。学院将组织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假期实习招聘会,优秀的员工将获得企业的假期实习资格,为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增加宝贵的经历。
(6)紧跟时代,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就业平台发布国家及省政府有关就业政策;采集和发布各用人单位及相关机构的招聘信息等;整合用人单位资源,搭建长期、稳定的就业信息平台。
(三)开展“一对一”就业、考研帮扶, 创“三一”工程,促学子就业
1.公司对2020届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就业、考研帮扶,加强公司2020届毕业生职业观的教育和就业技能的提升,切实有效地推进公司就业、考研工作,本次帮扶分配以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为基本原则,学工办统筹协调。老师们在帮扶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充分利用员工在校期间,加强对员工就业观的教育;第二,充分发挥论文指导优势,将就业引导与论文指导相结合;第三,建议老师们就帮扶的员工建立信息交流群,便于交流以及后期信息发布。
2.创“三一”工程,提高员工求职能力
(1)创新一场专题讲座。公司党委副书记段武城,举办一场关于如何优化简历制作的相关讲座,讲座以简历制作技巧为主题,从简历板式、简历要素、简历写作三原则和如何在简历中弥补劣势四个方面来进行讲解,段武城强调:“简历要‘简’、内容要‘真’、目标要‘明’,用关键词说话、用行为词说话、用数字说话、用结尾说话,做到真实、独特、相关、简洁。”以此来提升毕业生就业技能。
(2)创制一场专项大赛。学院为毕业生举办“求职简历制作”大赛,全体毕业生上交参赛作品,组织相关老师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并评选出优秀作品。毕业生能够在就业能力方面得到展示,也让毕业生了解了自己简历制作的优势以及与优秀作品之间的差距,能够借此机会提高个人简历的整体质量,并在求职过程中更具吸引用人单位的优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创举一场专业点评。在简历制作大赛上,公司党委书记杨龙斌强调:“不能用一张简历打天下。要结合原稿和修改稿总结错误,并思考修改方式;简历版面要简洁清晰,语言精炼,有内容,有亮点以量化的方法将自身的优势展现出来。”希望毕业生能进一步精进简历制作技术。杨龙斌书记强调:“毕业生要放宽眼界,扩大格局。”鼓励毕业生进行考研、考公以及进行自主创业,毕业生要学会通过学院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学院平台、微信公众号、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等多种媒介,了解实时发布的就业信息,不拘一格,拓宽渠道,实现多种方式就业。
(四)加强院企联系,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1.疫情期间,一封名为《履三传三塑时代重任,做三品三导好老师》的致员工倡议书,在学院员工群广泛传播。“某企业需要两名毕业生,请毕业班班主任帮忙落实下”这是副经理彭广林在学院班导群里的留言,除此之外,众多员工向学院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学院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抓住就业机会;同时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争取早日就业。
2.学院举办了2021届非师范毕业生校园招聘周活动和2021届师范生专场招聘会。湘西生活网、楼盘网、长沙易杰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启明传媒、长沙钱源传媒、湖南耍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参加本次招聘活动,向毕业生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包括活动策划执行、文案策划、视频剪辑、直播策划、新媒体运营等岗位,涉及中文、新闻、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
招聘会上,企业招聘人员首先向在座毕业生简要介绍了公司企业文化、经营业绩、企业概念等企业相关信息,并说明了企业的集团概况、发展历程、组织架构和产业方向等。如长沙易杰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通过自身经历对员工提出要求,需要有想法、有创意的人。湖南耍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身有政府政策支持和“站在迎风口的优势”吸引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的加入。在各单位的宣讲下,毕业生对各单位的各项信息和文化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与用人单位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后,积极投递简历参与面试。
3.为了进一步拓展就业市场和拓宽就业渠道,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平台和就业机会,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根据学校招就处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公司2020年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开展了毕业生就业市场考察及拓展专项工作。工作中,根据专业综合改革目标要求,学院注重并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巩固原有市场与拓展新市场相结合,走访用人单位与回访当地员工相结合,毕业实习与就业试用相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人才需求相结合,有针对性地与考察单位、员工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切实推进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共建和校企合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拓展了浏阳、长沙等地毕业生就业市场。11月,公司党委副书记段武城、网络新媒体专业主任张冀及辅导员刘畅前往浏阳、长沙等地,就拓展见习、实习就业基地、调研就业市场等事宜,回访毕业生和调研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等事宜,走访相关员工与用人单位。段武城一行先后走访了浏阳市文化产业园和浏阳市网间经济孵化器、诚懿传媒、长鼎科技、承凯科技、湖南抖耍科技文化、浏阳心之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长沙易杰德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沙钱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友好单位,并与用人单位负责人就学院人才培养方向,毕业生实习就业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交流。通过交流,各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对学院毕业生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高度赞扬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并热烈欢迎学院组织员工去实习、就业。
(五)持续推进“创业孵化”工程,增强员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公司实施“创业孵化”工程,为员工搭建了一系列涵盖所有专业的创新创业平台。新闻学专业,搭建精灵影视传媒、风雨湖微信公众平台;广告学专业,创建华蔚传媒、E—young工作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创品牌湘西、一个人的果园等;汉语言文学专业,创建特色建设公益创业类项目薪传教育;以及综合各个专业创业团队形成的康伊风、龙眼传媒视频直播工作室等。
其中2014年创建的特色建设公益创业类项目薪传教育,采取“学校+公司”的模式,以“公益+创业”为目的,秉承“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开展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与改革。以专业为导向,提高员工的教师素质能力,组成了一批拥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教师团队,积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公司老员工创新创业工作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创业带动了专业学习,促进了就业,创业已经成为学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实践,创新创业工作富有成效,yl23455永利4次荣获yl23455永利官方网站创新创业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在2018年,yl23455永利创业基地入住团队实现更迭,E视界视频直播工作室入住院校两级创业孵化基地,整合营销工作室入住校级创业孵化基地。公司创业团队精灵影视成员黄帅帅,在第二届“中国梦·青年影像盛典”上斩获4项大奖,目前已与湖南广电达成就业意向。创业带动了专业学习,促进了就业,创业已经成为学院增强员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一)科学建设,就业工作体系化
1.明确任务,抓好落实,确保完成工作目标。要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响应“改革再出发”的号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就业工作进一步优化升级。科学部署,结合就业实际情况,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出台硬措施,切实抓早、抓细、抓实、抓出成效,确保各项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2.以全院之力,谋全盘之担。实施一系统举措推进就业工作,提出“举全院之力,全员全程参与”的战略,有效调动全院师生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搭建大就业的工作格局,把就业工作向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延伸,举全院之力助力员工就业,减轻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广泛开辟就业市场。一方面,鼓励员工到东部、到沿海发达地区、到省城见习实习,既拓展了员工的眼界,也让员工初步明确未来就业的方向;另一方面,积极邀请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员工回校与专业教师和员工交流,让师生们了解业界最新动态和市场的真实需求,激励员工有针对性的锻炼自身技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立足实践,就业工作精准化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导向,培育专业人才。要有丰富的时代内涵,这就要求在培养上精准发力。学院以经典性、易读性、人文性为基本原则,以员工求真本领、真学识的塑造和养成为目标,要求本科员工四年内分阶段完成100本必读书目的阅读及200篇古代经典诗文的背诵。创新文化传承,厚植员工的人文情怀,勇于追求真理、追求真知;在专业上求真务实,志存高远,锤炼过硬本领,以真才实学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三)紧跟时代,就业工作先进化
1.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面对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引导员工更新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就业。进一步加强员工的就业观念教育,使员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指导思想。当前毕业生眼高手低,看重高待遇,看重轻松活,看重吃住条件;反感休息时间短,反感基层工作,反感工作条件差;看重编制。在就业观念教育上,应当教育员工克服目光短浅的陋习,树立宏伟目标,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指导思想。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员工为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适应常态化疫情下的就业形势。
2.深入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切实提升员工的就业竞争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管齐下,切实提升员工就业能力。如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演讲比赛、个人形象设计竞赛等,模式上可以进一步进行改革,与用人单位的招聘模式与环节趋于一致,让员工有机会提前进行演练。
3,加强软硬兼并投入,要与时俱进,发展现代化产业,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推动双创升级。牢牢把握国家的政策优势和发挥好新时代的互联网优势,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开拓就业渠道,充分利用媒介,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